期刊家
学术期刊
科普期刊
出版社
图书
会议
我的购物车 0

地球物理学报

地球物理学报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分类:   地理
  • 下单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001-5733
  • 国内刊号:  11-2074/P
  • 期刊定价:    ¥1560
  • 起订时间:   2024年05月
  • 创刊:   1948
  • 周期:   月刊
  • 出版社:   地球物理学报
  • 发行:   北京
  • 语言:   中文
  • 主编:   刘光鼎
  • 邮发:   2-571
  • 库存:   200
  • 邮编:   100029
期刊收录
期刊荣耀
      • 期刊详情
      • 栏目设置
      • 期刊荣誉
      • 期刊文章摘录
      • 相关期刊
      • 点评详情
      服务推荐
      • 期刊投稿
        1-3月见刊
      • 订阅咨询
        一站式咨询服务
      • 杂志投稿
        在线杂志订阅
      • 发表咨询
        专人持续跟踪服务

      期刊详情

      • 期刊介绍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出版地方:北京
        • 快捷分类:科技
        • 国际刊号:0001-5733
        • 国内刊号:11-2074/P
        • 邮发代号:2-571
        • 创刊时间:1948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16开
        • 下单时间:1-3个月
        • 业务类型:杂志服务

      地球物理学报简介

      • 本站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地球物理学报》官方网站。办理业务请联系杂志社。

        《地球物理学报》(CN:11-2074/P)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文章特色

      • 1《地球物理学报》文稿观点明确,论据可靠,层次分明,论述精练,语言准确,符合规范,求真反伪,文责自负。

        2地球物理学报文稿应包括:中、英文对照的题目、作者姓名和地址、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以及正文。首页脚注处,给出基金项目(含批准号)和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毕业年份及学校、主要从事的研究内容及E-mail等约100字。

        3地球物理学报科技术语和名词须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外文缩写词必须符合国际规范,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要说明中文含义。

        4量、符号和单位采用国家标准《量和单位》。量符号、代表量和变动性数字以及坐标轴的符号均排斜体;矢量、张量、矩阵排黑斜体;量符号的下标,凡属上述情况者排斜体,其他情况排正体。量符号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必须给出其量名称及单位(采用SI单位,排正体)。

        5在不影响文章主要观点表述的前提下,本刊有权对稿件作必要的修改。

      杂志分析报告

      年度被引次数报告(学术成果产出及被引变化趋势)

      年度期刊评价报告(本刊综合数据对比及走势)

      •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地球物理学报栏目设置

      应用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重力与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海洋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测量学·重力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磁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地热学,空间与大气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电学,地震学·地球动力学·海洋地球物理·地热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电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地测量学,重力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电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电学·地热学·海洋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电学·地磁学·地热学,地震学·地球动力学,地球物理仪器新技术专栏,综述,应用地球物理学·地震学,纪念王仁院士百年诞辰地球动力学研讨会专栏,深部结构与地球物理探测,空间物理学·重力与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及地热学,大气物理学·重力与大地测量学,地震学·地磁学,九寨沟地震,地震学·地球动力学·重力学·地电学·电磁学·地热学,电离层研究与探测,电法与电磁勘探方法与技术,地球物理仪器专栏,工程与环境专栏,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电学·地磁学·地热学,岩石物理与地球结构探测专栏,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热学·重力学·地磁学,地震学·地球动力学·地电学,智能导钻装备技术专栏,地震学·地电学·重力学,地震学·地球动力学·地磁学,空间与大气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震学·地球动力学·地电学·地磁学,壳幔结构与地震各向异性,地震学·重力学·地电学·海洋地球物理学,地电学·地磁学·地热学·海洋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球动力学·地电学·地磁学·地热学,地震学·地电学·地磁学·地热学,空间物理学·重力学与大地测量学,岩石圈结构,深部电性结构与密度结构,地震学·地球动力学·地电学·电磁学,浅地表地球物理专栏,地震各向异性与变形,地震特性与大陆动力学,地震学·地球动力学·重力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应用地球物理学·海洋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球动力学·地磁学·地热学,地球动填學·地震学·地热学·地磁学,地震学·海洋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地电学,大气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大兴安岭西盆地群域构造地质-地球物理专栏,汶川地震断裂作用,空间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磁学,地震学·地球动力学·地电学·地热学,南海地质地球物理专栏,地球物理场地质构造解释,鲁甸地震专栏,典型矿集区3D结构探测,重磁勘探方法与技术,空间物理学,空间物理·大气物理·大地测量学,地震学·地电学·地热学,青藏高原东部壳幔结构与龙门山断裂带深部构造,地震学·海洋地球物理,地磁与磁层物理研究,金属矿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大地测量学·大气物理学,深部资源探测技术与方法地震技术,青藏高原专栏,与南北地震带强震活动相关的研究,电磁技术,青藏高原的大陆动力学问题,地震参数及地震动力学数值模拟,成矿带深部构造背景与成矿,地震学·地电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重力学,第567次香山科学会议专栏,重力与大地测量学·大气物理学,非常规油气地球物理勘探专栏,技术方法及应用,断裂性质与地震活动,地球物理场特征,人工智能专栏,中高层大气研究与探测,尼泊尔地震研究快报,华北克拉通专题,高铁地震学专栏,大气物理学·测量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重力学,主编寄语,汶川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和多参数异常分析,空间物理学·测量学,地磁学·地电学·海洋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大气物理,重力与大地测量学,基础研究,2019长宁地震专栏,太阳活动与太阳风研究,深地观测专栏,大气物理学,晚第四纪构造与地震活动及其地表作用,会讯,研究快报,地震学,重磁技术,行星空间环境研究,学术争鸣,新疆于田地震快报,快报

      期刊文章摘录

      摘要:本文通过利用包含离心力的自洽、轴对称稳态木星磁层模型,以及等离子体细丝运动理论对磁尾重联产生的磁通量管向内输运进行研究.基于细丝运动理论模型,通过MHD数值模拟我们可以得到磁通量管随时间变化的许多特性.模拟结果表明,重联产生的磁通量管向内运动可到达10 R J以内,磁通量管赤道部分的速度可以达到350 km·s ^-1 左右,表现出很强的向行星方向的流动.初始磁通量管中的等离子体密度和压强均小于周围介质,随着它迅速向木星方向运动,它的等离子体密度由于体积压缩逐渐上升,等离子体压强则逐渐上升到与周围介质相当.磁通量管在电离层上足点向赤道方向的运动滞后于它在赤道面上向行星方向的运动.

      作者:蔡彬,陈出新

      摘要:本文基于IRI模型、地面数字测高仪和GNSS TEC数据,提出了一种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简称EOF)估算顶部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美国Millstone Hill测高仪和GNSS数据以估算顶部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通过将估算的临界频率、峰值高度、400km以上电子密度分别与测高仪实测临界频率、测高仪实测峰值高度以及非相干散射雷达实测400km以上电子密度作对比以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统计结果显示估算临界频率、峰值高度与测高仪实测数据基本一致,400km以上估算电子密度相较于非相干散射雷达实测的绝对误差平均值仅是测高仪推算400km以上电子密度绝对误差平均值的一半左右.所以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更加精确地估算顶部电离层电子密度.

      作者:王林,万卫星,乐新安,任志鹏,佘承莉

      摘要:2016年夏季在青海大通地区获得一次局地雷暴云内的电场探空资料,结合雷达、地闪定位资料,详细分析了该雷暴的地闪活动特征及云内的电荷结构.结果显示,该雷暴过程的负地闪在时间上呈间歇性发生,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不连续,且所有的正地闪都发生于雷暴的成熟阶段.在雷暴成熟阶段与消散阶段过渡期获得云内的垂直电场廓线表明,雷暴内的电荷结构在探空阶段呈四极性,最下部为处于暖云区内负电荷区,往上依次改变极性.最上部的正电荷区由于数据丢失无法判断其上边界外,其余3个电荷区的海拔高度分别为:5.5~5.7 km(3.4~ 2.3 ℃)、 5.7~6.2 km(2.3~-0.4 ℃)和6.2~6.6 km(-0.9~-1.7 ℃),对应的电荷密度为-1.81 nC·m ^-3 、 2.47 nC·m ^-3 和-1.76 nC·m ^-3 .其中,下部正电荷区的强度最大,其次为上部的负电荷区.通过分析电荷区分布与正地闪活动的关系,认为暖云区内负电荷区的形成有利于诱发下部正电荷区的对地放电.

      作者:张廷龙,余海,王军,张茂华,周方聪,陈洁

      摘要:青藏高原大部分湖泊近年来持续扩张,湖泊水位和水量明显增加.冰川消融是流域水量平衡和水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导致湖泊水量变化.由于缺乏大范围的冰川质量平衡观测结果,青藏高原冰川消融对湖泊水量变化的影响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选择青藏高原内流区的色林错流域区(水系编号5Z2)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RTM DEM和TanDEM-X双站InSAR数据,精确估算该流域三个主要冰川区(普若岗日、格拉丹东和西念青唐古拉)2000—2012年的冰川质量平衡,依次为:-0.020±0.030、-0.128±0.049、-0.143±0.032 m·w.e.·a^-1 .并据此采用面积加权法准确推估出5Z2流域的冰川质量变化为:-0.166±0.021 Gt·a ^-1 .综合ICESat和Cryosat-2卫星测高数据,计算该流域2003—2012年湖泊水量变化速率(3.006±0.202 Gt·a^-1 ),并定量评估冰川质量变化对5Z2流域湖泊水量增加的贡献为:5.52%±1.07%,因此在青藏高原色林错流域区,冰川消融不是导致21世纪初期湖泊水位上升的主要因素.

      作者:柳林,江利明,相龙伟,汪汉胜,孙亚飞,许厚泽

      摘要:漳州盆地与相邻地带的地质构造复杂,水热活动强烈,且伴随着小地震的频频发生.为厘定该盆地深部是否存在潜在的干热岩体,则必须对其壳、幔精细结构和介质物理属性进行探查、研究与探讨.基于漳州盆地壳幔速度结构的格局发现:(1)“灵霄—漳州—安溪”地带的深处存在一低速层,且在漳浦—长泰之间呈现出一“扁豆状”低速体;(2)该低速体北侧为一伸抵上地幔顶部、且向北倾的深大断裂带,若该“扁豆状”低速体为潜在的干热岩,则该深大断裂带可能为深部热液物质上涌与热源补给的通道.

      作者:滕吉文,司芗,庄庆祥,闫雅芬,郑霜高

      点评详情

      评论 共0条评论
      发表评论
      • 免费
        咨询
      • 订阅咨询
      • 期刊推荐
      • 联系电话
        发表咨询:023-6549-4411
        订阅咨询:023-6033-8768